云南大学大气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31日 阅读次数: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学科是我校建立最早的十个学科之一,也是“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发展的特色学科之一。经过近50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成为西南地区唯一大气科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也是国家级大气科学特色优势专业和云南省品牌专业,其中气象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云南地处低纬高原,且位于东亚和南亚季风交界区,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及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理想场所,云南大学大气科学学科依托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优势,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云南从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到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再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区位特色及重要性日趋明显。在此契机下,云南大学大气科学学科充分发挥学校地学学科齐全的优势,紧紧围绕全球变化、区域响应、气象地质灾害、大气环境及古气候古环境重建等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大气科学实际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科学研究,已在全球变化及其灾害效应、大气环境与污染减排、古气候与古环境的重建及模拟三个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特色,在省内具有领先地位,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

本学科现有教师48人,含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9人,约65%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83%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3%的教师年龄位于45岁以下,各研究方向上拥有云南省科技领军、云岭学者、国家优青,中国科学院百人等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是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大气科学专业教师队伍。近三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3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3项,研究总经费近35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47篇,含SCI收录论文143篇;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由于科研成果丰硕,本学科近年来陆续获批建设省级创新团队、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重要学科平台,为开展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奠定了良好科研基础及平台条件。

未来3年开展的本学科博士后工作整体规划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1)队伍建设:通过队伍内部人员培养及外部人才引入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师团队整体核心竞争力。以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采用长带幼的方式,逐步形成以学术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学术后备队伍为主要成员的梯队式创新人才队伍。每年选派2-3名青年学术骨干到国外或者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访问交流、短期学习和培训等,提高其把握学科前沿、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2)平台建设:本学科将依托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云南大学气象学省重点学科及省部级创新团队等平台系统建设博士后流动站。通过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将有效促进大气科学学科的发展并带动其与地理学、地质学、生态环境等科学的有效交叉融合,产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人才培养成果和经济社会效益成果,促成云南大学建成国内一流的大气科学学科。同时,通过博士后流动站平台的建设,还可为在云南大学建立东南亚气候与环境效应省部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创造条件。(3)制度建设:坚持“协同、创新、服务”的运行模式,完善本学科已有教学、科研制度,根据本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各成员职责,基于科研、教学和成果转化等三方面建立合理的业绩考核制度。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博士后流动工作成员的业绩目标,进行年度考核,并定期召开博士后流动站发展会议,讨论流动站发展、运行状况,提出未来发展目标,优化当前发展制度。(4)教学科研:以科学研究带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组织本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内教师联合申报各类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联合发表文章、产出成果,促进“印太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区域环境响应”方面新的学科增长点的形成。基于建设博士后流动站过程中形成的新成果和新方向,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实现科研教学正向反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伴随着云南大学“双一流”高校的建设实施,本学科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各类保障也日趋完善。迄今,云南大学相继制定了《云南大学博士后工作管理暂行方法》、《云南大学师资博后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对招收至云南大学开展博士后项目的人员给予了充足的经费保障和宽裕的学术环境。而后建设的560套博士后公寓,可有效解决博士后住房问题,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后勤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联系秘书:杨亚力 联系电话:13529090007 e-mail: ylyang@ynu.edu.cn

办公地点: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云南大学(呈贡)校区地球科学学院1320


合作导师简介

姓名

研究方向

曹杰

全球变化及其灾害效应

吴涧

大气环境与污染减排

谈树成

全球变化及其灾害效应

杨若文

全球变化及其灾害效应

袁俊鹏

全球变化及其灾害效应

张虎才

古生物与古环境

郑洪波

古生物与古环境

冯卓

古生物与古环境

赵志芳

全球变化及其灾害效应

李艳玲

古生物与古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