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学院承办云南大学第四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 2021年04月16日 阅读次数:

6BEB2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尤其是为广大青年教师搭建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宽松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2021414日,人事处组织、艺术与设计学院承办了云南大学第四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

本期沙龙聚焦交融·协同·创新:新文科背景下的云南大学美育教研建设主题,会议由吴白雨副教授主持。来自艺术与设计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历史与档案学院、古生物研究院、本科生院和党委宣传部的20余位青年教师参加交流讨论。

在报告环节,吴白雨副教授以“‘大艺术学科背景下的非遗美育与科普美育为题,介绍了学院运用艺术设计相关可视化手段开展了以云南自然资源教育与开发、非遗技艺传承与扶贫、党史思政美育宣传为主题的相关项目,并提出了打造以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及翠湖片区为主体的国家级一流美育园区的想法和思路,引发在座各位教师的热烈讨论。地球科学学院杨青副教授以科学与艺术史交叉学科研究案例报告为题,介绍了科技考古中可视化与艺术化处理对地质学研究发现实现艺术化教育和传播的重要意义,分享了与艺术与设计学院正在合作的四个案例。

6C6F9


沙龙期间,与会教师积极讨论、深入交流,提出了后续合作研究、联合申报项目和人才联合培养的想法和思路。历史与档案学院张柯风教授指出,借助地质学研究的平台和研究成果,利用云南丰富的地质、地理环境,可以为科技考古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结合现有丰富的历史文献,在科技考古方面可以有重要的突破。艺术与设计学院于兰教授认为,艺术史、科技考古的发展需要多学科合作,利用各学科的优势相互促进。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洪斌老师认为通过打破学科边界共创、共建和共享 “中华文化基因库” 平台,一方面能够鼓励不同学科的青年教师实现高质量的课程建设和深层次的科研合作,另一方面能够强化中华文化传统美的知识,为美育发展助力。艺术与设计学院余丽婴老师谈到了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人类学与社会学学科对设计前期调研和设计评价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跨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迫切需要。

此外,围绕美育课程开发合作方式、思政美育主题“百年校庆·云大党史”、非遗文化的现代化场景构建、同一研究主题的不同学科标注等方面,与会教师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明确表达了跨学科和跨学院进行学术合作、协同建设云南大学美育课程的迫切愿望,并尝试开展相关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