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档案学院承办云南大学第六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 2021年05月06日 阅读次数: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尤其是为广大青年教师搭建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宽松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202156日由人事处主办,历史与档案学院承办了云南大学第六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

本期沙龙围绕“新文科—新史学:新时代历史学科融创路径探索”为主题,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罗群教授、党委书记赵小平教授致辞,热烈欢迎各位青年教师的到来,并鼓励各学科、各领域青年教师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为新文科视野下历史学科融创发展建言献策。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文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政治研究院等3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



历史与档案学院历史系主任张轲风教授作了题为“新文科融创视野下的历史学科发展”专题汇报,张轲风对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的新文科—新史学进行定位,认为应该充分挖掘“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基础”的内涵,新文科融创视野下的历史学科是对传统历史学科的升级、优化和改造。介绍了近年来云南大学历史学科新文科实践的主要经验、新学术增长点,针对推进多学科融合发展指出:以推进学术前沿、推动学科融合、优化学科体系、增强社会服务、整合学科资源、推动团队建设为原则,以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与战略重组为主线,以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内部资源整合、现代技术多维运用,赋予历史学科新理念、新内涵、新活力。

历史系潘威副教授作了题为“‘数字人文’与历史地理信息化融合的探索与困惑”专题报告。潘威副教授简要介绍了历史与档案学院“数字人文”工作室筹建和发展,着重为大家展示近年来完成的“数字历史黄河”“远东历史台风信息系统”数字人文成果,认为促进数字人文与历史地理信息化融合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从提取史料特定信息更为便捷,扩大史料范围;缩短史料整理时间、更多时间进行现象分析;建立更为广泛的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环境与社会的复杂关系;推进人-地关系的认识;建立跨学科的学术共同体,拓展历史学研究成果的受众范围;追赶国际名校和东部地区院校的发展步伐等五个方面。



此后,参加会议的历史与档案学院成一农、胡莹,地球科学学院袁俊鹏、杨青、孙正宝、赵飞,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李伟华、文学院刘炜、民族政治研究院白利友等诸位老师积极发言,从各自的学科经验和视角表达了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看法,会议气氛活跃,讨论深入,通过相互交流,各学科教师对多学科融合的前景普遍看好,同时在研究选题上找到了很多合作的切入点。此外,有些教师指出,多学科融合不仅是研究的融合,还应该关照人才培养和教学的多学科融合。通过此次会议,大家逐渐在新文科融创发展道路上达成了较多共识,为未来云南大学整合内部学科资源、团结各学科力量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