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云南大学第二十二期青年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 2024年01月02日 阅读次数:


20231229日,云南大学第二十二期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楼沉浸式教室顺利开展。本次学术沙龙以“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理论体系构建研讨”为主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维昌、院长罗骞,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杨志、生态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海军、政治管理学院朱要龙、经济学院王鑫、国际关系研究院卓晔、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子尧、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胡靖扬、马克思主义学院近3年部分新进教师和部分研究生参与交流,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荣主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骞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及其理论体系构建”的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罗骞院长指出我们不仅要从总体的高度来理解现代化,更要从各种不同领域的不同层面来把握现代化。要把握共同性、特殊性和差异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差异放在共同性中进行讨论和思考。关注社会的现实性。既要看到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也要及时对现代和西方文明进行反思,注重走向未来的路径。

生态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海军以云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脆弱性为例,指出我们需要科学技术、工程、政府以及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形成一个专业性的合作框架,多方施策,多措并举去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同时,王海军老师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

政治管理学院朱要龙认为,应当树立积极客观的人口问题观,并结合数据从“人口再生产问题”、“人口结构问题”、“人力资本问题”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在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指出“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多元的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延迟退休是否会导致就业空间的向下挤压”等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经济学院王鑫认为,“使价格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把激励搞对”“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三个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是符合逻辑,符合经济学规律的,具有共同性。中国也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制度,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现代化。

国际关系研究院卓晔从“研究的缘起”“如何认识战略机遇”“我国塑造战略机遇具备的条件”“战略机遇如何形成”四个方面探讨分析“从顺势而为到主动塑造:拓展战略机遇的重要作用”,强调要坚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和目标,避免陷入大国竞争的陷阱。

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子尧围绕“坚持以习近平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展开交流,指出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市场现代化作为东方大国的法治现代化模式,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法治现代化的神话,探索出一种全新的路径和法制现代化的道路。

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胡靖扬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穿山甲”的研究成果为例,强调要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维昌作活动总结。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要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来探究理论体系的构建,实践问题的解答,研究方法的探讨。希望以后大家多交流,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和隔阂,一起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